《大足石刻研究》举行创刊周年座谈会
2025-08-04 09:57:19 来源: 第1眼TV-华龙网
第1眼TV-华龙网讯(通讯员 郑宇)为总结期刊发展经验,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, 7月28日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创刊一周年之际,大足石刻研究院召开《大足石刻研究》创刊周年座谈会。
据了解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管,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,2024年6月创刊,季刊形式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本刊是国内继敦煌研究院之后,第二家由石窟寺管理单位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,也是重庆市文博单位主办的公开发行的首家学术期刊。该刊旨在聚焦石窟寺价值挖掘和保护创新,刊发石窟寺遗产领域的新理论、新观点、新方法、新资料,推动石窟寺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“《大足石刻研究》面向石窟寺及其相关文化遗存的研究,以严谨的学术态度、开放的学术视野,汇聚了国内外石窟研究领域诸多前沿成果,不仅为大足石刻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撑,也为推动巴蜀文明、石窟寺文化的交流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。”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一年来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已呈现出多个亮点。
据介绍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版面栏目丰富,特色明显。常设栏目有“理论与方法”“石窟考古”“巴蜀石窟研究”“研究探索”“石窟保护”“学术动态”等,其中“巴蜀石窟研究”为特色栏目,主要针对川渝石窟,刊载最新的调查资料与学术成果,着力推进巴蜀石窟研究的全面发展。
同时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作者构成专业也具有代表性。在作者群体上,呈现出鲜明的专业性与广泛的代表性,作者群体主要源自国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及文博机构,涵盖了教授、研究员、博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学术力量,其中不乏本领域代表学者,如考古学者霍巍、李崇峰、孙华,宗教学者吕建福、黄夏年,艺术史学者张总等;文保专家黄克忠、王金华等;另外还有外籍学者如意大利籍魏正中、房爱琳,美国籍卜向荣等。
此外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成果汇聚丰富,具有前瞻性。集中呈现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。这些成果涵盖范围广泛,从石窟研究的理论方法构建,到具体的考古调查实践;从造像艺术的深度解析,到背后宗教文化的探寻;从保护技术的创新研发,再到相关学术动态的及时追踪,全方位覆盖了石窟研究的各个关键维度,为读者提供了系统且全面的学术视角;从编排质量看,该刊也呈现出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唐风宋韵文化元素。
“面对时代发展所引、学术研究所向,《大足石刻研究》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,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担当,以提升社会效益为核心目标,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。”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,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,努力将期刊打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,为推动学科发展、促进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责任编辑:王婷婷